当前位置》首页》
生态卫士勇担当 绿水青山映初心
专业号:新疆兵团种苗 2025/9/30 10:20:37
金秋时节,行走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从天山北麓的绿洲田园到昆仑山脚下的生态林带,从城市的“口袋公园”到乡村的宜居庭院,目之所及皆是“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图景。
引人入胜的美景背后,是新疆各族人民为了守护这一方净土,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心血。自治区成立70年来,一代代兵团人栉风沐雨、扎根边疆,将“生态卫士”的职责深植血脉,同新疆各族人民一道,在戈壁荒漠中开辟生态绿洲,用坚守与担当书写了一部“人进沙退、绿满边疆”的奋斗史诗。
兵团是祖国西北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守护新疆绿洲、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卫士。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和兵团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切实履行生态卫士职责,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强化国土绿化、资源环境保护管理、生态系统修复等工作,推进兵地生态共治共享,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兵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昔日荒漠戈壁,今朝绿意盎然,每一寸土地都激荡着兵团人无尽的自豪。
践行绿色理念 绘就生态蓝图
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缘的八师一五〇团,每年新增植被面积达3000亩,“戈壁明珠”更闪亮;二师三十四团大力发展沙生产业,获批国家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兵团注重绿色发展,生态建设成果丰硕。
兵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履行生态卫士职责,坚持规划先行、环保优先,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走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路子,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职工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
夯实基础,制度先行。“十二五”期间,兵团相关部门编制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兵团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等一系列生态保护规划,为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兵团印发了《“十三五”时期兵团环境保护规划》,构建环境保护的全新总体布局。
兵团相继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兵团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兵地合作完成《新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含兵团)》,联合编制出台了《新疆环境保护规划(2018-2022年)》,积极推进兵地“一盘棋”“五统一”环境保护协同治理体系建设,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最严密的法治,兵团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注入“绿色动力” 厚植生态沃土
近年来,兵团主动融入新疆发展大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自治区共同完善机制、协同发力,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携手筑牢生态屏障。
去年11月底,当最后一株梭梭苗扎根和田地区于田县万花园防沙治沙区,长达285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空白区终于实现锁边“合龙”。这条总长3046公里的世界最长环沙漠生态屏障,如同一条坚实的“绿围脖”,将中国最大的流动沙漠牢牢锁住。
如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兵地协同防沙治沙故事持续上演。今年,兵地跨区域开展联防联治,强化属地协作,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带巩固提升为重点,推进和田地区与十四师25.5万亩、岳普湖县与三师四十二团1.76万亩等锁边林草带兵地联防联治项目建设,持续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围脖”加厚加密。
打井挖渠、植树种草、防沙治沙……70年来,一代代兵团人向沙漠“宣战”,扎根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植树造林,不断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天然林保护、防风治沙、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等项目建设,在团场周边建成了以荒漠防风固沙林、防风阻沙基干林、农田防护林、生态经济林、人居绿化防护林为主的五级生态防护体系,80%以上的团场实现了林网化,创造了从“沙进人退”“沙逼人走”到“绿进沙退”“人沙和谐”的人间奇迹,探索出了一条沙漠增绿、发展增质、产业增效、职工增收的生态发展之路,交出了荒漠化防治的“兵团答卷”。
引入“绿色智慧” 共筑生态屏障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场硬仗,兵地联手开展重点区域同防同治,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监督,制定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方案,完善重污染天气响应措施,兵团5个师市和自治区9个市县协同推进区域环境治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2024年,兵团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1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9.5%,细颗粒物浓度25.9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44%,国控断面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82.6%,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近在咫尺。
广袤农田间,智能灌溉系统纵横交错;戈壁荒滩上,太阳能光伏板熠熠生辉,将日光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绿色工厂内,智能化机器“大显身手”,运用循环生产模式将资源“吃干榨净”……兵团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绿色型”转变,让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绿色发展,底色在绿,关键在发展。近年来,兵团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拓展绿色发展赛道,加快培育和发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此外,兵团还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目前,兵团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85家,其中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26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从“靠沙吃沙”到“靠绿吃绿”,从“生态保护”到“生态富民”,兵团人用实践证明,守护好绿水青山,就是守护好幸福生活。
70年风雨兼程,70年逐绿前行。从戈壁荒滩到生态绿洲,从黄沙漫天到绿意盎然,一代代兵团人用汗水浇灌出了边疆的绿水青山,用坚守诠释了“生态卫士”的使命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兵团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惠民利民,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深入推进美丽兵团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兵团力量。